產品搜索
技術文章 / article
PCR實驗室空調系統(tǒng)的專項設計有哪些?
2025-02-24 瀏覽次數(shù):11
一、空調系統(tǒng)
建議采用全新風系統(tǒng)。新風經熱濕處理及三級(初效+中效+高效/亞高效)過濾后送入室內,各房間排風口單獨設置高效或亞高效過濾器。
空調系統(tǒng)通常采用上送下排式的非單向流送風方式。房間上部送風口盡量均勻布置,且與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氣溶膠操作地點的正上方保持一定距離;房間下部利用室內排風夾道上設置的排風口排風,排風口底部距地面0.1m,排風夾道需設置于室內被污染風險最高的區(qū)域,排風口前面不應有障礙物遮擋。
壓力需求及控制分析。根據(jù)實驗流程,PCR實驗室一般設有試劑準備區(qū)、標本制備區(qū)、擴增區(qū)、擴增產物分析區(qū)等4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均設置有獨立的緩沖間。
1、試劑準備區(qū)
對于氣流壓力的控制,本區(qū)并沒有嚴格的要求。建議呈微負壓,可通過控制進風風量大于排風風量來達到正壓效果。
2、樣品制備區(qū)
本區(qū)的壓力梯度要求相對于鄰近區(qū)域為正壓,以避免從鄰近區(qū)進入本區(qū)的氣溶膠污染。
3、擴增區(qū)
本區(qū)的壓力梯度要求相對于鄰近區(qū)域為微負壓,以避免氣溶膠從本區(qū)漏出。可通過控制排風風量大于進風風量來達到負壓效果。
4、擴增產物分析區(qū)
本區(qū)的壓力梯度的要求相對于鄰近區(qū)域為負壓,以避免擴增產物從本區(qū)擴散至其他區(qū)域。
5、緩沖間
理想情況下該區(qū)域可設置正壓,使室內空氣不流向室外,室外空氣不流向室內。
二、給排水
PCR實驗室應設洗手裝置,并宜設置在靠近實驗室的出口處。對于用水的洗手裝置的供水應采用非手動開關。室內給水管材宜采用不銹鋼管、銅管或無毒塑料管等,管道應可靠連接。
潔凈實驗室內不應設置地漏,實驗室排水應與生活區(qū)排水分開,應確保實驗室排水進入醫(yī)院污水處理站。
三、電氣自控
1、配電
應保證用電的可靠性,用電負荷應按二級負荷供電;配電總功率為設計功率的1.5~2倍,以便增加儀器設備時保證供電;設置不間斷電源(UPS)時,其工作時間不宜小于30min,能實現(xiàn)在線切換;應設置獨立的專用配電箱,應具備發(fā)生火災時消防聯(lián)動切斷電源的功能;應設置足夠數(shù)量的固定電源插座,重要的設備(微生物鑒定儀、質譜儀等)應單獨回路配電,且應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2、照明
應采用高顯色照明光源,顯色指數(shù)應大于或等于80,宜選用合格的LED新光源和采用帶電子鎮(zhèn)流器的三基色熒光燈;實驗區(qū)照度不宜低于300lx,輔助區(qū)的照度不宜低于200lx;應設置不少于30min的應急照明級緊急發(fā)光疏散指示標志。
3、弱電系統(tǒng)
在實驗室內應設置足夠多的電話網絡終端,滿足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設置門禁系統(tǒng),限制非授權人員的進入,保證實驗室的安全;設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可監(jiān)控實驗室人員的出入情況、日常工作情況、視頻教學情況等;實驗室內應設置緊急呼叫分機,呼叫主機應設在值班室內。實驗室的排風機應與送風機連鎖,排風機先于送風機開啟,后于送風機關閉。房間內設壓差傳感器,當房間內的壓差與設定壓差出現(xiàn)偏差時,調節(jié)電動閥的開啟程度及風機頻率。當PCR實驗室設置備用送排風機組時,備用機組的DDC控制器應與主用機組分開設置,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可靠運行。
四、消防系統(tǒng)
實驗室的耐火等級不宜低于二級;所有疏散出口都應有消防疏散指示標志和消防應急照明措施;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合適的滅火器材。
五、三廢處理
從PCR實驗室出來的所有廢棄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樣品、血液標本和其他物品,均應視為感染性廢棄物,應置于專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運至消毒室,并在高壓消毒后運送至指定垃圾場掩埋處理,或在指定地方焚燒后處理。實驗室的廢液,須建立收集池,收集后將酸性廢液和堿性廢液在池中中和,調整廢液pH值到微堿性,加入絮凝劑沉淀,上清廢液可直接排放或進污水管網,沉淀物處理后按固體廢棄物處理。